设为首页服务简介成功案例网站地图
凡客诚品
  • 推广
  • 页面
  • 优化
  • 策划
  • 专题
  • 竞价
  • 咨询

当前位置:首页 >> 特色美食

哈尔滨武刚扒肉

    老道外有三家扒肉馆最有名,武刚、李家、张飞,其中武刚最早,尤以扒肘子闻名,堪称老道外小吃的代表,是必吃的哈尔滨民间美味。


    虽然现在老道外做肘子出名的风味店有不少,但在十多年以前,如果有人提起去道外吃肘子,那一定是指武刚家。当时武刚还没搬到丰润街现址,原址在现靖宇街308号的一间狭小的门市房里,门前的靖宇街上经常停着一些好车,“开奔驰,吃小吃”这句形容老道外小吃的流行语,其实最初指的是武刚。对于大多数慕名而来的食客,它无名无幌,环境欠佳,服务也不周到,大家忽略这些不计,冲的就是那一个颜色黑红、喷香霸道的扒肘子,因此有人以“道外大肘子”称之。

    武刚开业于1978年10月,是文革后哈尔滨第一个私营扒肉馆。创始人张桂兰,现年79岁,1976年其三子杨武刚下乡回来后待业在家,张桂兰就带儿子,开了这家卖扒肘子和扒肉的小店。1979年正式申请了执照,名字叫明华扒肉馆,一直没挂牌子,直到2003年从靖宇街搬到丰润街,才挂牌“武刚”,以老三的名字命名。但是执照上还是明华。开始只有扒肉、扒肘子、扒猪手和凉拌黄瓜这几样,当时食客在他家吃完扒肉,习惯到那时还是茶馆的张飞家喝茶打牌。


    武刚扒肉不仅在现在的老道外扒肉馆中资格最老,手艺也是家传的。张桂兰的父母是天津人,上世纪50年代来哈,母亲张江氏在天津时就擅长做扒肘子。可以说武刚家的扒肘子一直是家传菜。这也佐证了哈尔滨扒肉是在天津四扒的基础上而发展成的老道外民间小吃。


    张桂兰擅于做菜,除了家学渊源外,老伴杨学伟也是爱吃、会吃之人,而且还很挑剔,张桂兰的扒肉手艺得到他的认可。杨学伟(1928—2009),山东掖县人,也是老道外老手艺人,文革前,在靖宇街上自家的小房子里修乐器,文革后进入教育局直到退休。


    在靖宇街时,武刚每天只准备肘子20几个,扒肉一锅、猪手50几个,卖完为止,一般下午1点多就售空了。民间美食讲究原汁原味,武刚最出名的扒肘子就非常原生态,大铁锅扒出,扒好后就浸在原汤中,上桌后颜色虽偏黑红,却酥烂不腻。所附送的一碗汤,也不过是舀点大锅里的肉汤兑点水而已,唯一的凉菜拌黄瓜也是肉汤拌的。喜肉食者会隔三岔五就来吃一次,名曰“解馋”。


    武刚扒肉馆现在由杨家三兄弟打理。老大杨武臣,1981年停薪留职到店里帮忙一直到现在,在南岗开有一家“武臣扒肉馆”。武臣大哥还给美食地图提供线索,70年代的时候,道外还有两家扒肉馆健在,都是国营的,分别在南十三道街大白楼后身和北市场。


    武刚扒肉虽是老道外的名店,但其历史渊源却少为人所知。有人问,好吃重要,还是历史重要?

舒适博览
  • 凡客
  • 营销
  • 建站
  • 案例
节能减排公益活动